每隔15工程塑膠或17年才會出現的火星大衝即將在今天登場,民眾即使在有光害都市,晚上往東南方看即可看到這顆紅色星球,這更是15年來從地球上,看到火星最大、最亮的一次,加上明天凌晨適逢月全食,可看到紅火星和赤月亮同框的罕見奇景。
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資料指出,有「紅色戰神」之稱的火星將於今日13時13分達到「衝」的位置,隨後於31日最接近地球。這次「火星衝」是自2003年至2035年CNC塑膠加工的32年間距離地球最近,也是火星最大、最亮的一次,比平均大了4倍。
台北市天文館研究組技佐許晉翊表示,今年火星衝為「近日點衝」,或可稱為「大衝」,通常15至17年一次,火星大衝比一般的火星衝距離地球更近,下次的大衝時間是2035年。
台灣過去家中生活用品,大部分都是採用天然植物,去編織或是曬乾製成,在我以前小時候讀書、或者回家,都是經常使用竹子編製的掃把,清掃室外落葉快速又方便,這樣的環保竹掃把,現在已經不常見了,甚至在那時候打掃室內是用芒草掃帚,這樣的掃把掃起來超柔順好用,不過製作不易,在當時也是跟別人家購買,甚至當時還有爐灶,在這些殘品用完或是壞掉,更可以直接回收利用,取之於自然也回歸於自然。後來台灣迎來了經濟起飛的時期,快速發展下,手工製物品已經漸漸變淘汰,以工業用大量能製造的物品為主,當時更是出現了"塑膠袋",快速的出現在整個台灣各個地方,可見台灣對塑膠加工製品的依賴,直到現今塑膠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需求,但塑膠也有很多種,並非所有塑膠都是一次用品,經過CNC塑膠加工可以製作出更堅固或耐用的材質,從文獻資料中也可以查詢到,當時發明塑膠袋的人不是為了製造這樣大量垃圾的目的,而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堅固的盛裝器具才發明的。
緊接著「火星大衝」之後,28日凌晨將發生今年第2場「月全食」,適逢最小滿月,月球離地球較遠,通過地球影子的時間也較長,全程將近4小時的月食,為本世紀持續時間最久。特別在3:30之後的「全食」階段,將出現相距不到10度的「紅火星」與「赤月亮」同框較勁的罕見奇景。